由子一岁十一个月游戏日记
这个月正逢春节,由由人生中的第二个春节。妈妈放了将近半个月的假,哪也没去,专心在家陪由由。妈妈买了好多花回来,由由和妈妈一起给花换盆、浇水和各种摆弄,很快就可以叫出倒挂金钟、水仙花、长寿花的名字,经常凑到花跟前闻一闻然后抬起头说“水仙花好香啊”、“长寿花好漂亮啊”,还热衷于时不时拿起小水壶装模作样给花浇水,长大后说不定真是个爱花的主! 俗话说,人逢佳节精神爽。估计由由也是感受到了周围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气氛,过年前几天就哼上了《新年好》的曲子。大年三十那天,妈妈电话给外婆拜年,妈妈让由由和外婆说新年好,由由说完“外婆新年好”,马上就开唱“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把外婆乐得笑开了花。之后,只要由由有机会说“新年好”,就必唱一段《新年好》,好像新年好必须得唱出来才够喜庆。不知大年三十还在国外出差的爸爸听了小棉袄的《新年好》会不会更想家了呢?妈妈记得,上一年的大年三十不到一岁的由由就对过大年看春晚赏烟花兴奋得不行,熬到快十二点才被妈妈强摁着去睡觉。现在又长了一岁,对过年的感受更强烈了,而且自主行为能力强了不少,妈妈想摁着去睡觉也不从了,春晚里十二点的倒计时都喊完了,小妞还在客厅和着春晚的音乐翩翩起舞呢。 和往年不同的是,我们家所在的区域今年开始禁放烟花炮竹,除远处隐隐约约飘来几阵鞭炮声,几乎听不到鞭炮响,也没有烟花可看,稍少了些乐趣。不过也幸亏了禁放,由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对鞭炮声特别敏感,一听到鞭炮声就吓得赶紧起身往妈妈怀里扑,哪怕只是远处传来的隐约鞭炮声都能花容失色。除了害怕鞭炮,由由还害怕各种不明响声,怕黑,怕夜空的飞机,怕拉了窗帘的窗台,怕卧室里的空气净化管道,怕关灯后的衣柜…。小时候由由可是什么也不怕的呀,奶奶总结由由的胆小完全遗传了妈妈,妈妈虽表示不太服气,但因为曾经有过妈妈一个人在家把自己反锁在卧室不敢出来的经历,妈妈也只能是呵呵。但妈妈在由由面前却永远是最勇敢的妈妈,每次由由害怕的时候妈妈除第一时间将由由搂在怀里,然后就是用特别淡定的神情帮由由各种疏解“不怕,不怕,你听,鞭炮的声音多好听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像打鼓的声音,多好听呀”、“你看空气净化的管子每天给我们输送新鲜的空气呢,多可爱呀”,这样的劝说冒似管点用,但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由的反应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先指着空气净化管道问妈妈“这是谁呀”,妈妈说“这是净化空气的管子呀”,然后由由就说“净化空气的管子,多可爱呀,多可爱呀,不怕,不怕”,妈妈说“对啊,不怕,不怕”,然后由由又说“妈妈抱抱我,我怕”。嘿,典型的“口是心非呀”!不过,妈妈理解由由的“害怕”是由由对外界感知能力逐步提高的表现,是由由在探索外界环境过程中形成安全感必然经历的阶段。亲爱的由由,勇敢去探索吧,妈妈相信,在爱与自由中成长的由由,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安全感的! 正月里,爸爸和哥哥去加拿大旅行了,由由对爸爸哥哥甚是想念,经常问妈妈:“爸爸呢?哥哥呢?”,有一天,由由又问妈妈的时候,妈妈正好看到客厅的地球仪,于是把地球仪拿过来,指着地球仪上的位置一一告诉由由我们在中国的北京,爸爸和哥哥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海洋叫太平洋,中国长得像只公鸡,妈妈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叫湖南,等。没想到由由兴致很高,积极地跟着妈妈复述听到的信息,当听说中国长得像只公鸡的时候,还开心地模仿公鸡叫。第二天,由由又问妈妈“爸爸呢?哥哥呢?”,妈妈把地球仪找过来,问由由“爸爸和哥哥在哪里呢?由由告诉妈妈”,由由抱着地球仪转了一圈,指着加拿大版图上远远隔开的“加-拿-大”三个字说“加-拿-大”,而这正是妈妈昨天指着“加-拿-大”三个字读给由由听的方式。妈妈给由由竖起大拇指,由由又开心地找到中国,说“公鸡,喔喔叫”。对前一天接收到的信息简直是全盘复制呀,妈妈再一次被由由的学习能力深深折服了! 由由一向是个“小吃货”,妈妈觉得能吃能喝身体好,“小吃货”也无妨呀。可这个月开始,“小吃货”全面升级,胃口之大完全超出妈妈的想象。除了睡觉时间不喊吃,感觉其他时间不是在喊着要吃的路上,就是正在吃的状态。早上睁开眼揉揉眼睛第一句话“我要吃坚果,我要吃饼干,我要糖果梦”;晚上睡觉前“我要喝酸奶,我要吃坚果,我要糖果梦”;就连看绘本看得入迷时,看到小象帕欧和它的小伙伴们在吃蛋糕,突然就扔下书“由由要吃蛋糕,由由要吃饼干,呜呜”;只要妈妈说一句“由由到沙发上坐好,妈妈去拿酸奶”,妈妈话音还没落,由由就已经迅速响应并稳稳地在沙发上坐好了,带着甜蜜的期待对着妈妈嘻嘻笑“由由坐好了,由由喝酸奶,好开心啊”,妈妈边拿酸奶边偷偷笑,喝个酸奶就可以如此的欢欣喜悦,多么容易满足的孩子呀!有什么理由不让她多处在这样开心的氛围中呢?所以,多吃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结果,妈妈在家的这段日子,由由每天都吃得肚子滚圆滚圆的。奶奶不止一次看着由由鼓起来的小肚子忧心忡忡地说“胃撑大了长成小胖妞可怎么办呀”。不过假期快要结束时妈妈给由由称了一下体重,发现体重并没有重多少,看来小妞的消化系统足够好,多吃点也没负担呀!不过妈妈还是刻意控制了一下高热量高糖分的零食,像由由天天念叨着的“糖果梦”,妈妈只好想办法让它们消失。自从妈妈过年前买了点高梁饴和大白兔奶糖回来被由由发现并品尝过味道后,由由就对“糖果”分外热衷起来。由由的《视觉大发现》系列书里有一本叫《糖果梦》,里面是各式糖果打造的图案,因此由由把心爱的“糖果”叫“糖果梦”,还因为大白兔奶糖里有个“奶”字把奶糖理解为是奶奶吃的糖,一说到大白兔奶糖就加一句“奶奶吃的,由由也想吃”。因此,当突然有一天由由午睡起来去糖果筐找不到“糖果梦”被妈妈告知糖果被奶奶全吃完了的时候,由由只是喃喃自语了一阵“糖果梦奶奶吃完了,没有了”,也就算了。等到下次再想起要吃“糖果梦”的时候,说完就想起来糖果没有了,便自言自语说“糖果梦吃完了,没有糖果梦”,再改要别的吃的。“小吃货”其实还是蛮讲道理的。 由由对吃饭依然有特别的好感。只要厨房关着的门一打开或是厨房抽油烟机一关,不管由由在屋子的哪个角落玩都能听到声响,马上就站起身兴奋地往餐厅边走边喊:“吃饭啦,吃饭啦”,顺便还走到哥哥房门前敲门:“哥哥,吃饭”,要是叫了几声哥哥没接话,就改口喊“熹子,吃饭”。然后走到自己的餐椅前要求坐上去,兴奋地等待自己的餐盘、小勺子和饭菜到位,然后狼吞虎咽开吃,边吃还边摇头晃脑地说“真好吃呀”,吃一会有点饱了,就一手托着腮帮子歪着头,一手拿着小勺子往嘴里送饭菜,边吃边说“好累啊”。一家人边吃饭边看由由吃饭秀,可欢乐了! 妈妈发现,由由通常叫哥哥都是叫“哥哥”的,但一旦哥哥不回应或是对哥哥不满时,立马就改口叫“熹子”。比如哥哥喜欢故意在由由面前喝酸奶,其实就是想逗妹妹玩,由由也想喝但哥哥又不给,由由就会大声冲哥哥说“熹子,给你”,因为“你我”傻傻分不清,经常把该用“我”的地方用成“你”。关于“你我”的用法,妈妈除了当场纠正由由把“给你”改成“给我”外,真不知道该怎么和由由表达“你我”的正确用法,还是自己慢慢领悟吧。除了叫哥哥“熹子”,由由还觉得爸爸妈妈的称谓很好玩,经常拿来自娱自乐,因为哥哥通常叫妈妈“老妈”,爸爸叫妈妈“熹子妈”,妈妈叫爸爸“熹子爸”,于是当由由冷不丁想到这一茬,突然就冲妈妈“老妈,老妈”、“熹子妈,熹子妈”地叫开了,叫完了还觉得特好笑,自己在那乐个不停。有一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已经装睡好久了,由由还在床上听巧虎,兴奋得睡不着觉,一会冲着妈妈“熹子妈”、“熹子妈”喊几声,看妈妈没反应,又冲着爸爸“熹子爸”、“熹子爸”,再看没反应,开始自言自语:“这是由子妈,不对,这是熹子妈,由子妈上哪里去了呢?”爸爸妈妈在黑暗中眼神相遇,差点笑露馅。看来以后这称谓得改哈,光有“熹子妈熹子爸”,那由子妈由子爸去哪里了嘛? 由由这个月迷上了巧虎,连最爱的《十四只老鼠》也得靠边站。妈妈只是放了巧虎的音频给由由听,由由依然听得着了迷。有一天趴在沙发上听巧虎十来分钟没动静,奶奶以为睡着了,想抱起时才发现眼睛睁得大大的,原来完全被音频里的故事情节吸引,专注得很呢!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求自己选巧虎里的节目,听一会觉得不是自己想听的就嚷着换节目“听那个巧虎”,一边听一边跟着里面的巧虎又喊又唱。也因此睡觉时间越来越晚,有时快十一点也没睡着。为了让由由早一点安静下来入睡,妈妈只好在旁边装睡,有时装着装着就真的睡着了,也不知道由由几点睡着的。 由由早就有了找小伙伴玩的意愿,只要家里有人外出,由由就会跟着说“由由也要出去,由由要去小广场,找小姐姐玩”,但外面太冷,午后最暖和的时段又正好是由由午睡的时间,因此大部分时间都还是窝在家里玩。家里偶尔来个小伙伴就会特别开心,和小朋友玩也完全不需要彼此适应。正月姑姑一家来家里玩,还没进屋,由由就伸出手对着九岁的滋滋哥哥说“哥哥抱抱我”,抱着哥哥亲热得不行。小两个月的牛牛小妹妹来了,主动拉着腼腆的小妹妹上下楼梯玩,主动拥抱小妹妹,妈妈能感受到由由对和小伙伴一块玩耍的热切渴望。好在天气马上转暖,接下来由由的活动空间就要从家里转向热闹的小广场咯,由由未来的小闺蜜们,等着哦! 本月的游戏发展由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简单的思辨能力,提升专注力。贴贴画的游戏还可以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第一个小游戏——贴贴画 妈妈春节期间买回了拼图、涂色、贴画等各种各样的小书给由由玩。目前来看,由由对拼图兴趣不大,涂色倒是喜欢,可画笔在手,更多的涂在桌子上,甚至想偷偷放嘴里尝尝画笔的味道,把妈妈紧张得索性收起画笔把涂色书先当图画书看着吧。由由最爱的是贴贴画。刚开始玩的时候,妈妈打开一页图画,先把内容讲给由由听,然后自问自答地从贴画页中撕了贴画交给由由,让由由贴在指定的画面上,再描述贴完贴画后的画面,夸奖由由贴得好。由由看妈妈贴上几回就主动请缨要求自己贴,于是妈妈变成由由的助手,尽量只动嘴不动手,指挥由由找贴画贴到相应的图画上去。期间最要克服的是妈妈的强迫症,比如看到由由将气球贴到离拉绳还有几厘米的距离,或是将鸭鸭的嘴巴贴到鸭鸭的屁股上,得忍住撕下来重贴的强烈想法,转而开心地竖起大拇指夸奖由由“由由真棒,气球贴好啦,真漂亮”、“这个鸭鸭好奇怪呀,嘴巴长到屁股上去啦,哈哈”。不过由由对图画的理解悟性很好,很快就明白了贴画的规则,缺什么找什么,知道去贴画区找相应的贴画,回过来贴到合适的位置上,贴的位置也越来越准确了。看妈妈撕贴纸的时候把贴纸页稍稍卷起来让贴纸自动脱离贴纸页,由由很快也学会了一手卷贴纸页一手取贴纸。几天下来,由由已经可以自己独立玩贴贴画啦! 第二个小游戏——老五在哪里? 由由很喜欢《十四只老鼠》这套绘本,几乎每天都拿出来看看,晚上还要听着故事音频睡觉,对里面的人物也慢慢熟悉起来了。老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看造型就能认出来,但其他的十只小老鼠除了个头有些差异,脸部差异并不明显,主要靠着装和形态来分辨。每只老鼠在每本书中的着装都不一样,十几本书十几套着装,十只老鼠一共一百多套着装,每页出现的姿态也不一样,站的、坐的、趴的,各种动作各种造型都有,但每只小老鼠都保留着各自的特征,只要仔细辨认每页都可以辨认出来谁是谁。随着由由对这套书越来越熟悉,由由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平安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huaa.com/cshjz/2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盆栽掐个枝条就能活5种常见盆栽植
- 下一篇文章: 这九种常见花卉也能叶片扦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