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近年来,湖北宜昌市以文明餐桌示范创建、“体育+文旅”全民健身、垃圾分类、“公交+新能源”等系列活动和措施,引导市民践行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生活新方式,探索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文明餐桌”示范先行。通过开展“文明餐桌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等系列创建活动,提高“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三推一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进落实到位,务求实效。

“体育+文旅”全民健身。抓住“体育+”的关联性,提升“+体育”的粘合度,引导市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生活方式对自然的影响,正确理解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建立强身健体、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形成“全民参与,低碳环保,强身健体”的复合型体育与低碳文化。每年举办国家级群众体育赛事5项以上,省级10项以上,市级50项以上,五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余万元,带动体育人口快速增长到46%。发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居家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组织居家运动视频大赛、百万人群健步走网络大赛和“宅家云动点亮湖北”线上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垃圾分类凸显实效。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全面宣传、重点宣传、执法倒逼为路径,紧抓精准宣传、精准投放、精准遴选、精准措施等关键环节,重点聚焦物业小区质效提升,发动社会组织、党员等主体广泛参与,基本形成以宣传发动为主共识凝聚机制,各方主体参与示范带动机制,垃圾分类与基层治理双向促进长效机制,分类实效逐步提升。开展以“九个一”为重点的“推进垃圾分类提升生活品质”志愿服务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公交+新能源”绿色出行。宜昌市以“两桥”(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为龙头,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慢行系统”的绿色出行交通体系。目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完成,共规划3条线路,总长公里;快速公交系统规划7条线路全长.8公里;建成中心城区绿道13条总长度公里、市域绿道公里,实现了市域绿道全覆盖,形成“两环十带”的绿道网络结构。除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城市河道两侧亲水空间设置步行专用道,在郊野公园、湖泊周边设置步行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和出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huaa.com/cshwh/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