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设计杂谈植材的生长习性及养护技术
一、植物素材的生长习性 大家都知道,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亦不相同,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大体上分成木本植物和非木本植物俩大类,然后再依据其他特性进一步划分出更多的品种。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草本植物,它们被细分为下列几个门类: 1、一年生草本植物 一年生的植物需要在特定季节内播种,在之后一年内完成发芽、开花、结子,凋零死亡等全部过程,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亦可能对其本身的生长特性产生影响。 一年生草本植物,Ageratum藿香蓟(因植物品种众多,同一种类于各地之称呼亦不相同,因此,本文的部分植物附拉丁文名称,以方便识别) 2、二年生草本 二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指,在播种后的第一年内无法完成开花与结种,因此需要在冬季进行休眠,到了第二年再完成开花、结种、凋零死亡等过程。 插图-典型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勿忘草3、多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通常比较粗壮,其地上部分每一年都会枯萎,而埋于地下的根部或植物生长点则会存活,因此,人们会认为,多年生植物通常不会死亡,但实际上,它们的生命周期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年,有些多年生植物非常容易腐烂或是受冻。例如:蓍草Achillea,或滨菊Margueriteo。 插图-蓍草Achillea4、鳞茎、球茎植物(球根花卉) 有的时候,为了方便记录,我们也会将鳞茎和块茎植物归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门类,但其与多数典型多年生植物略有不同。当鳞茎或球茎植物的地上部分干枯时,地下部分仍能存活,但是存活的部位为鳞茎、块茎或球茎,并非根部。 球茎没有鳞片且为实心,典型的是番红花和剑兰等等。 5、根状茎植物 根状茎植物的明显特点是其横向生长在地面的粗茎,真正的根再由这些茎长出,每一年这些地上部分的茎部都会干枯,典型植物为铃兰——lily-of-the-valley。 木本植物的根及茎部通常显现为大量木质特性,与草本植物相对,人们经常称之为树,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针叶树 针叶植物或针叶树,因其外形,有一些品种可以归属可以乔木,另一些品种归属灌木,因为它们的针状叶,非常容易辨认,所以把它们个别区分,即使有时候为奇怪的形状(较为特殊的例子:银杏Ginkgo)。 2.灌木 ·灌木是由地面露出多枝新芽或树枝生长而来,比较矮小,通常没有明显的主干,一般在5米之下,呈现丛生状态的树木,有一些的灌木品种长得像树,可以称之为树形濯木例:玫瑰。 3.乔木 乔木是由露出地面的一只新芽生长而来、树干明显,伸展出的树枝会达到一定的高度,比较高大,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大树,例:山毛榉,植物图片我没找太多,大家可以上网自行查找。 二、室内植物素材的养护 了解了基本分类,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植物的照护了,如同人类一样,植物们也需要它的“食物”,也就是养料,除此之外,同时也需要水、光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经由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为自己制造“食物”,储存叶绿素于叶绿体,经由叶绿素和光的帮助,通过水、土壤中的矿物质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出糖,这个过程会排出氧气;植物吃掉自己制造的糖,称为氧化;为此,植物需要氧气,所以又制造出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相反的进行,我们称为呼吸作用。 为了进行光合作用,植物需要光、水和矿物质,既然温度可以影响水的份量,第四个元素加进来了:热,因为生长在起居室内的植物取代了自然环境,所以照护植物需多加注意,并且确保它们的所有需求!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因此,绝大多数的植物需要在有光的位置才能生长的枝繁叶茂,而一棵植物到底需要多少光源,这点我们可以参考它的自然生态环境来确定,如果植物没有吸收足够的光,生长失调的情况将会异常明显。 举例来讲:植物生长缓慢、叶子变得无光泽,叶片比正常形态小,或者掉叶;或是在茎部节间变长(这亦称做”徒长”);较老的植物在光源不足时,底部的叶片会掉落;斑叶变成绿色(斑叶转绿);开花和结果植物的花苞和果实掉落;通常无新芽或长不大。 像人类一様,植物并不总是需要光源,有时也会休眠,在这休眠时期,植物不会制造“食物”,而是消耗掉储藏的“食物”。 要了解房间内哪边是主要的光源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运用仪器可以测出光的强度,若在房间内的自然光线不足时,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植物需要光谱中的紫-蓝色来进行光合作用,那么,我们便可以运用高压钠灯来补光,其光谱近似太阳光,在苗圃栽培中使用广泛。 高压敏灯有的植物需要大量的光照,但是有些植物只需要较少的光,把植物依照每一天其对光的强度需求来分类,可分为"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短日照”植物(KD)每天需要至少12小时的时间,处于黑暗中才能长出花苞,例如圣诞红Euphorbiapulcherrima(Poinsettia)长寿花Kalanchoe和丽格海棠Begonia(ElatiorGrop)(又称室内海棠indoorbegonia)等等。 这便是长寿花"长日照"植物(LD)每天需要至少12~14小时处于光照中,才能长出花苞,例如黄虾花Pachystachys、天竺葵Pelargonium、或紫阳花Hydrangea。 "中间性”植物(DN)对光需求不尽相同,想要长出花苞,不只是光的问题,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例如非洲茉莉Stephanotisヽ鲸鱼花Columnea、和常见的君子兰,它们在低温时长出花苞,但是仙客来这种,则需要高温度。 除了以上几项,有些品种的植物不喜欢改变本身的光照状态,如果你将这类植物转了一个面,或者移到了其他地方,它们的花苞也会掉落,例如:茶花Camellia、球兰Hoya、和朱槿Hibiscuso。 植物是需要水的,它用水来制造养分,也会利用水来传输养分。水分会储存于细胞中,把叶片或茎部撕开,你可以感到湿润,当所有的细胞充满了时,细胞壁会膨胀,这就是为什么草本植物在喝饱了的时候变得坚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同等量的水份·依照对于水量需求的多寡,可以将植物分成三类: 1.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生长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例如,热带雨林,因为雨林中的湿度很高,植物很难独自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因此其必需调整自身来适应这里的气候条件。例如,东印度樱桃Tropaelummajus经由叶片边缘的气孔排出多余的水分·另外还有一些的植物,比如铁线蕨Adiantum没有表皮,或者像是紫鹅藤Gynura叶片表面有绒毛,这些特点可以使得雨水较快排出。 湿生植物通常需要潮湿的土壤环境,所以必须要经常的洒水,保持湿润。 湿生:菊科三七草Gynura2.中生植物 中生植物生长在相对温和的气候环境当中,以植物本身的气孔来蒸发水分,然而,植物在冬季时节因为温度较低,不易由根部吸收水分而干枯或死亡·因此这些植物会在秋天时落叶,减少水分的蒸发面积·这属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另一个自保方式为增加细胞质糖和盐的浓度,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干枯,亦可以避免冻伤,中生植物需要定期供水。 3.旱生植物 旱生植物原生于干燥的环境,比如大草原和沙漠环境,它们有几项保持水分的方法,有一些品种的叶片表皮较为厚实,或者覆盖蜡质层(角质层),有的则叶片较小(例如棘·刺或针),有的气孔也比较少,因此旱生植物不需太多的水分。 通常我们很难准确的测量出每一棵植物到底需要多少水分,过量浇水对于植物也是一种伤害,例如:掉叶、植物由土壤内开始腐烂等等。但是,若供水不足将会导致枝干下垂,以及植物枯萎,若及时补水,便能恢复过来,所以确定日常需水量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经验,及已总结来的知识来确定不同品种的需求水量,我在这里提供一些普遍判定正确供水份量的方法: ·当气温上升时,、空气干燥时,花大量的开时,多加人一些水分; ·观察植物的叶片:尺寸大、叶片薄需要的水分多; 尺寸小、厚实且饱满的叶片需要的水分少; 比起长时间一次的大量供水,定期小量的供水是更好的方法; 此外,也要注意盆器,底下有孔的盆器散失掉的水分比不透水的盆器更快。 野外,植物皆有其适宜生长的温度,如果把它们转移到了新的地点,例如,起居室中,那它们必须重新适应。 我们可以在起居室内种植来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但温度不能太高,除了仙人掌等少数特殊品种外,多数植物只能忍受到一定范围的高温,以热带植物而言,一般最高为45摄氏度。 此外,在养护植物的过程中,不只要注意最高的温度,同时也必须要注意最低温度,如果某一棵植物长时间处在低温之下,它将会停止生长并且开始枯萎。一般来说,热带植物的最低生存温度为16摄氏度,亚热带植物的最低温度为10摄氏度左右,来自温带的植物最低可以在3C左右的气温下生存。 需要说明的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在短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时不会对其太大伤害,有些品种在休眠期间也需要较低的温度。 那么,同一品种的植物是否具有一个适宜其生长的理想温度呢?首先,必需区分为白天和夜晩,亦要注意季节更迭。在白天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存储养料,晚间吸收氧气,消耗养料,这个循环过程自有其节奏,那么,植物最理想的温度必然须依照原生地的气候条件来设置,若植物是来自极北方,温度大概10C;来自温和气候环境的植物,温度大约在15~35C;若是热带植物,这个温度是在35~45C,但是这些温度范围只是它们在原产地的参考数据,在起居室内控制出它们的理想温度,其实是很有难度的。 此外,有些植物在冬季的冬眠期间,几乎不怎么吸收二氧化碳来制备养料,如果温度较高,代谢进行的太快,库存将会很快用尽,令叶片变黄,要避免这种情况,夜间时,降低空调的气温是个好办法。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类营养元素,这些元素分为三类: 1、必要元素 对于植物来说,基本元素较为重要,是其代谢过程中不可获取的;除了经由空气和水所获得的碳(C)·氧(O)和氢(H).植物还需要其他较少量的基本元素,如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 2、微量元素 对于植物而言,微量元素亦是不可或缺的,但与基本元素相比,需求量小得多·微量元素包括铁(Fe)·锰(Mn)硼(B)(Z)铜(Cu)和钼(Mo). 3、次要元素(或者可以称之为非必须元素) 次要元素并非是生长过程中的必需品,它们是内部化合物质的一部份,起到稳定机能的作用,植物的次要元素为钠(Na)·氯(CI)和硅(Si)。 植物想吸收土壤内的营养,便需要能源和水份。它们新陈代谢来获取能源,这一过程需要氧气;特别是埋在土里的根部,如果土质太紧密,根部就无法很好的呼吸,为了増进空气的流通,肥料需要松软一些,土壤中也可以加入砂或是珍珠岩。 此处有一点需要提醒,并非所有土壤内含有的有机质都是一様的,花卉土、培养土和园艺土所含营养成分亦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在使用前参考其成分表来确定是否适宜。 建议大家经常照看植物,积累经验,提升技巧,这样才能进一步根据植物状态来准确判断其需求。此外,照护时亦有必要了解此植物原生地的气候环境,作为参考,以下介绍几个较为常用的养护技巧: 通常来讲常绿植物的光照可以适当少一些,开花的植物几乎都需要大量的光照,特别是含有色彩丰富的品种,需要施肥,并保证大量的水份; 从叶片尺寸来观察的话,叶片越大,通常水分蒸发的越多,因此,大叶片植物需要经常浇水; 若是从叶片厚薄程度来讲的话,薄叶片的植物较不容易打理,若是供水太多或太少,薄叶片的品种都容易受伤; 若是植物的表面自带蜡质层,则能使得蒸发降到最低,所以只需提供少量的水即可; 植物表层覆盖有绒毛物质,比如:鹿角蕨,切记不可拍掉叶片上的毛。 苔藓是平铺式生长的植物类型,所以尽量不要在这一类植物的叶片缝隙施肥浇水;如果这么做的话,所浇入多余水份将无法流失,叶片会腐烂,当然在高温时,水份蒸发快,把水浇在土壤上就不会引起问题了。 更多关于植物学、植物疾病和寄生虫害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多去了解和学习,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谈论了;熟悉植物的养护知识和生长习性,会在“植物设计”方面,为花艺设计师提供不小的帮助,便于在创作作品时,结合概念主题和环境条件,综合考量选取最恰当的植物素材(恒化集英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huaa.com/cshwh/8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寿花修剪,除了修剪技巧,还需要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景天六个属的多肉怎么养,谁是它们的代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