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正冲进和押注茶油产业。

今年9月总书记深入油茶园调研,指示油茶产业“要朝着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深刻点出了做茶油的真正出路:要凭真功夫去赚市场的钱,而不是挖空心思去赚政策的钱。

茶油产业淘金不易,搞大跃进和玩快闪都是要不得的。守初心,走正道,你需要看清征程上,究竟暗藏着哪些坑坑坎坎......一篇深度有料好文,卖油郎不要错过。

年贵太太茶油登陆新三板,成为茶油第一股,随后源森、友尼宝、久晟、润心、沈郎、天润、洪盛源等八家茶油企业扎堆挂牌新三板。

辅导机构的循循善诱、地方政府的巨额补贴、资本市场的神话传说,点燃了辛辛苦苦投身产业数十年的中小企业家们的“茶油梦”:

登陆新三板→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营收和利润→登陆沪深主板→继续大规模融资→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占有率→成为茶油第一品牌!

线路图那么清晰,前景一片光明,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

敲钟挂牌的风光是短暂的,美梦很快被冷酷的现实打破:

江西友尼宝年1月挂牌,年6月摘牌退市,两年不到便挥别新三板,贵太太、沈郎、久晟、润心、源森也陆续摘牌“退群”,久源被拉黑成了“ST”,至今九家挂牌茶油企业仅幸存两家:天润和洪盛源。

摘牌者几乎均伴随着业绩下滑,这些行业佼佼者的抱憾离场,佐证着茶油行业淘金不容易:从外边看都是机会,进去之后才知道都是漩涡,活着上岸的是少数。

为什么茶油目前难做大?茶油品牌化道路上究竟有哪些坑?

一、行业环境不干净

行业环境可进一步细分为产业市场环境和消费市场环境。用一句话概括“企业缺初心,市场不信任”。

先来看看产业市场的环境,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从事油茶行业的群体有三种类型:

知名食用油品牌延伸型

几乎大部分知名品牌,包括全国性品牌和地方品牌基本都涉足了茶油品种。这一类群体总体数量不多,大概占到一成左右。

土生土长回乡创业型

八成以上的油茶企业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规模不大,营收很少过亿,以千万左右的规模居多,销售区域基本不出县市,团购渠道是其主要销量来源。

跨界打劫型

跨界玩家有三种:资本下乡、匠人返乡、小白恋乡。

资本是逐利的,千亿的产业体量,黄金一般的售价,火爆的市场前景,政府的扶持和“站队”,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huaa.com/cshwh/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