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实践湖北宜昌发挥ldquo
公共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发展方向,市民自治是城市治理的当务之急。如何引导市民参与城市公共治理? 在湖北宜昌中心城区,西陵区探索“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找到了鲜活的答案。近三年来,西陵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带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形成了“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合力推动社会组织转型升级“我们找到了娘家,大家团结互助,说着心里话……”今年“七一”前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座谈会上,一位社会组织的老党员这样感叹。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西陵区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手段之一。年3月,西陵区委区政府印发《探索“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工商联、区侨联、区残联、区文联8家群团组织以及区法学会等集聚起来,合力推动社会组织转型升级。 西陵区对全区社会组织进行了科学分类,共分为经济服务、科技科普、文化文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家庭教育、法治维权、矛盾调处、养老助残、慈善帮扶等10大类别。群团组织逐一主动认领、归口联系、全程包保,让社会组织的发展驶上快车道。 设在二马路社区的云集街道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西陵区首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也是西陵区重点打造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这里汇聚了稻草圈圈、三峡蚁工、慧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一众知名社会组织。 “云,就是云集社会组织成长;益,就是益助社会治理创新;家,就是家享社会服务优化。”二马路社区负责人介绍,起初该中心只有六支公益性文艺演出队伍,比较单一。年5月中心正式注册登记后,招募入驻各类社会组织30家。 益起来,让社区生活更美好。该中心运行两年来,围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家庭教育、扶贫帮困等主题,组织协调各个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四季活动近百场,共计万余居民参加。 群团组织发挥资源优势,为社会组织提供各类便利。西陵区残联利用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扶持了星创工作室、祥和残疾人服务中心等一批民办非企业。区工商联,以创建“市场主体服务%先行区”为契机,统筹全区,致力于构建三级商(协)会网络,服务市场主体%,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标杆”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科协联合无人机协会共同举办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科学普及平台。区残联、区工商联、团区委联合开展民营企业家助力残疾人作品义卖活动...... 各群团组织还不断完善《西陵区“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建设信息卡》,指导社会组织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社会组织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自治能力。 三年辛苦不寻常,西陵区社会组织逐渐从分散“草根”状态走向繁荣成熟。目前,西陵区现有各类社会组织家,在全区构建起有力的社会治理纵向组织体系。 公益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6月17日,年西陵区“益西陵?益起行”公益创投大赛决赛举行。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社会公益项目,逐一登台路演,共同展现西陵区社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西陵区的公益创投大赛,重点围绕职工工作、生活、文化服务向征集公益服务项目,吸引了47家社会组织踊跃申报,经过层层筛选,最终26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公益创投旨在打造公益品牌,筛选出精品惠民项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公益创投大赛负责人说。 “团”聚温暖、一见“青”心、归家立“业”,“巾帼心向党”、“家庭护航”、“姐妹加油”.......获奖的项目,都是从居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各类问题转化而来。 “我们的核心团队由心理咨询师、高级护理师、专业营养师等专业人才组成”,西陵区米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付丽莉介绍,该中心的公益助残项目“平等同行自强健心”,在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年以来,付丽莉和她的团队一直 公益创投大赛由西陵区8大群团组织共同承办。连续两年举行公益创投大赛,西陵区共推出社会服务组织创新品牌项目近50个,服务范围涉及党建、为老、帮困、助残、青少年服务、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 通过公益创投大赛,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的融合。承接公益项目的社会组织也通过创投过程,成功链接了人才、信息、政策、资金、设施等社会资源,对西陵区社会组织发展起到了引领、培育、整合、示范作用。 此外,西陵区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制度,出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办法,以业务指导、经费支持、培训学习等方式对社会组织开展精准扶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西陵区设立了万元专项资金,对首次获得3A以上等级或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社会组织给予奖励。对萌芽型、种子型社会组织,给予专项帮扶。建立综合监督平台,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后期跟踪督导项目发展,持续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城市治理。 政社互动补齐城市治理短板暑假期间,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何处安放,孩子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成为不少家长的烦心事。西陵区总工会推进的锦绣社区、白龙井社区、墨池巷社区等6个国家、省、市级爱心托管暑期班相继开班。共青团西陵区委举办的“雏鹰蜕变”夏令营,免费招募学员。这些项目都由社会组织参与实施。 星星社工服务中心承接的共青团“雏鹰蜕变”夏令营项目负责人彦霖告诉记者,主要针对双职工子女、困境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它涉及到课业辅导与趣味课程、品格和习惯、社区文化了解与传承、以及社区公益等内容,让孩子们雏鹰蜕变。 经过精心培育,西陵区一批扎根于基层的社会组织脱颖而出,成为动员社会力量、增强社区活力、服务本地居民的重要组织力量。 “三峡蚁工”就是西陵区社会组织的标杆。每到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三峡蚁工”都会相约成群,自备塑料袋,戴着胶手套,到江边捡拾各种垃圾。今年53岁的李年邦是西陵区一名普通的发型师,也是“三峡蚁工”的发起人。 “三峡蚁工”志愿者组织成立5年,参与志愿活动的市民就超过5万人次,捡拾垃圾总量超过0吨,志愿活动范围已从城区江滩拓展到城郊及沿江风景区。“三峡蚁工”已成为绿色宜昌的一张名片,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到底有多大?在去年疫情期间,社会组织取得的亮眼成绩单,令人惊叹—— 赞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累计为20多个社区提供消杀,疏通下水道堵点70余处,为23个社区(单位)安装挡板隔离墙; 惠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网络开设专栏、直播,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守护了近个家庭的亲子和谐;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西陵区个社会组织全面参与防控工作,其中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文化文艺、家庭教育、法治维权等10大类别服务,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抗疫“大后方”。 如今在西陵区,蓬勃似火的社会组织,带动公益活动广泛开展,为需要帮助的人点燃希望之火,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聚社会之力,发公益之光。”聚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辖区开展15场“垃圾分类”公益讲座,与西陵街道13个社区签订了垃圾分类托管协议,为城市垃圾分类做出贡献。此外,该中心链接全国基金会资源50余家,组织辖区0余名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今年上半年,五福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持续开展“三人行?益千家兴万户”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促进行动,共创美好社区。其“传家风?悦心灵”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公益服务活动,大受欢迎。 近3年来,西陵区各类社会组织共开展了环境保护、家庭教育、帮扶关爱等主题活动0余场次,带动十余万人次参与。 实践表明,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创新“联姻”,政社携手互动,让西陵区的城市治理找到了一条全新之路。 社会组织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弥补了政府顾不上做、企业不愿做、个体难以做的服务“空白”,起到了“加油站”“减震器”的作用。 西陵区的各大群团探索群团组织的改革新路径,开辟了群团工作的新天地。社会组织也找到了“新娘家”。通过群团组织的带动,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 党政部门增添了“新帮手”。克服了党政部门“单兵作战”、群团组织“光杆司令”、社会组织“势单力薄”等困局,形成了“上下衔接、立体覆盖、高效便捷”的服务格局。来源:湖北长安网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仅用于和读者学习交流,不涉及任何经营活动。转载的推文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原作者认为侵权,请务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抄袭本文至其它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huaa.com/cshhy/8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湖北各城市面积排行榜你猜宜昌排第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